·创作理念
概念模型
天津大学参展组的作品名为“太湖石--可生长的东方空间”。我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居空间也能随着居住者的想法无限生长。
宗白华老师将具有东方意象空间的定义为“无限空间”,即通过参与者的主观意识,空间可以无限生长。我们最终选择采用太湖石瘦皱漏透的东方空间,对其形态进行几何化、模块化的重组再构。在满足现代人居住舒适度的同时,也使未来人居空间充满了无限可能。
在这样的思考与创作下,我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未来住宅的畅想,还抒发对一个没有限制,所有的生命都可以恣意生长的环境空间的期盼。
方案图纸
建成实景图
创作过程
·搭建准备
今年8月份,收到来自鲁美的参赛邀请后,天津大学大国工匠建构组的同学们就展开了积极的准备。从主旨出发,思考构筑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关系、构筑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图挖掘未来空间更多的可能性,展现中华现代文明、城市时尚形象和人居生活理念。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改和细化,9月15日提交初稿后,同学们荣幸的接到入围大展的通知。
在准备阶段,我们碰到了的一个难题。本次作品是进行模块化设计,单体简单但是模块较大,同时构筑的原材料瓦楞纸板只由鲁美届时提供,天大队无法提前加工瓦楞纸模块。在尝试过多种方法后,同学们只能回到借助模具、手工加工板材的“土方法”。
同学们堪比机器切割的精湛刀法
利用瓦楞纸板的特性进行的深入加工
同时,因疫情的关系,线上讨论时无法预演实际搭建过程。是否能在大展当天仅有的8个小时内完成作品的搭建,是同学们最大难题。因此,在到达鲁美领取完材料后,我们立即开始搭建预演。
预演搭建过程时,我们尽可能的模拟大展当天的情况。在计时预演的紧张感下,队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组装、搭建、修正等搭建工序。在预演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概念设计时不曾考虑到的实操问题。在集体力量下,这些问题都被一一攻克。
搭建预演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搭建预演结束,离开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已是深夜。在宁静校园夜色之中,同学们忐忑又兴奋的开始期待大展的到来。
夜色中的鲁美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楼
·现场搭建过程
9月26日,随着清晨的阳光穿越沈阳秋日的薄雾,清晨六点大国工匠队就到达鲁美建筑艺术设计楼签到。在晨光中奔跑的橘黄色制服渐渐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上午7时30分,大展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中心广场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德利教授宣布大展开幕。
大展会正式开幕
上午8时,搭建正式开始。按照预演时的计划,同学们有条不紊的进行搭建。由一人负责单体精细加工,其余六位同学们两两成组组装模块。随清晨的薄雾逐渐消散,“太湖石”也开始茁壮生长。
一个小时的生长情况
一个半小时的生长情况
经过两个小时的生长,“太湖石”已经生长得半人高
八个小时的搭建,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搭建中期的紧张无言,到最后阶段于时间赛跑的冲刺。下午15时30分,内部含有一个休憩小室和一条曲径的“太湖石”生长成型。此时,离最终评比仅剩半个小时,通讯安装上感应灯带,给作品添上最后一笔。
下午16时,看着生长完成的“太湖石”矗立在阳光下,大家紧绷了一天的心情终于放下了。午后阳光透过树枝,照耀在瓦楞纸板的表面上,“太湖石”瘦、漏、皱、透的空间特征展现其独有的意蕴,给建构作品带来别致的东方韵味。
大家在完成的作品前合影
建成实景图
建成实景夜景图
下午16时,评图开始。来自各大院校的学界大拿们来到搭建场地,认真听取了各组的汇报,并对我们设计和搭建表示了认可。不仅如此,评委老师们和友校师生的认可和建议,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评委老师打分点评
夜色渐暗,我们的热情却在继续燃烧。
晚上19时,在颁奖晚会上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中心广场举行。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的各位嘉宾为获奖的队伍颁发了证书与奖杯,并且进行了合影留念。经过评委们的讨论与投票,我们的最终作品《太湖石--可生长的东方空间模式》,获得了“匠心构筑作品奖”。
颁奖现场
同学们兴奋的捧着奖杯
老师同学们与奖杯合影
本次大展,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团队共同的汗水与泪水,让我们得以交上满意的答卷。这次大展也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舞台,与学界前辈和同学们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在交流与互动之中,我们也真正理解了这次大展的真正命题。“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仅有科技和智慧远不足以构筑起未来的摩天大楼,只有加上协同的力量我们才能铸造出无限生长的未来。
图片来源 | 雷昊玥 刘映麟 杨洋 李嘉岩 成一凡 王少威 杨岳帜
图文编辑 | 雷昊玥 刘映麟
图文编排 | 王少威
图文审核 | 郝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