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在东北》文献展
序
1938年4月,在毛泽东的亲自倡导下,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培养文艺人才的高等学府,史称“延安鲁艺”。毛泽东亲笔提写校名和校训。其后也几易其名,“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鲁迅文艺学院”。
延安鲁艺在短短8年时间中,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文艺精英,培养了一千多名符合抗战需要的文艺骨干,创作了一大批旷世经典的文艺作品,培育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独具魅力的鲁艺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45年8月,随着日本裕仁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鲁艺师生也开始接受新的任务。
一、告别延安,挺进东北(1945.8-1946.11)
“鲁艺最先进入东北解放区的一支文艺队伍” 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和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延安鲁艺组成由舒群、田方、沙蒙率领的东北文艺工作团,随同以彭真、陈云同志为领队的东北干部团一起向东北挺进。该工作团赴承德、沈阳、大连、哈尔滨及北满开展宣传工作。
“你们去东北,那里形势紧张,是必争之地。” 1945年11月,党中央决定延安大学各学院迁离延安,去东北新解放区办学,开展工作。迁校队伍由周扬率领,鲁艺部分由沙可夫负责带队。离延前夕,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接见并作临别赠言。毛泽东勉励说:“你们去东北,那里形势紧张,是必争之地。现在还是敌强我弱。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你们这次去东北的任务是争取青年,办大学。”周恩来说:“你们到一个地方必须生根开花,必须联系那里的群众,必须按照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艺术宣传工作,决不能硬搬延安的经验。” 其后,鲁艺留守处人员陆续被分配至延安大学、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和中央管弦乐团,鲁艺完成了在延安的全部使命。
“肩负重任,奔上征程;长途跋涉,不辱使命” 迁校队伍行至河北怀来县时,因战场形势变化,国民党占领了长城一线通向东北的要道,去路被堵,当时中央电令迁校队伍折转张家口待命,与成仿吾率领的原华北联大合并。1946年春天,鲁艺奉命继续向东北进发,因周扬、沙可夫留任华北联合大学,鲁艺的迁校队伍由吕骥、张庚率领。北上的队伍,从张家口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大队绕道荒无人烟的内蒙草原,经张北、承德、赤峰、林西、林东、白城子辗转至北满齐齐哈尔。当时延安鲁艺师生抵达东北的有50余人,成为了延安鲁艺扎根东北黑土的文艺种子。
“白山黑水,同仇敌忾;复校办学,落地扎根” 1946年6月,鲁艺的迁校队伍进入哈尔滨,为从被日寇铁蹄下蹂躏十四年,刚刚获得解放的哈尔滨人民,首次演出歌剧《白毛女》,轰动全市,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封建势力的无比仇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9月,因国共和谈破裂,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鲁艺奉命从哈尔滨北迁至佳木斯,并入东北大学复校办学,全称为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萧军任院长,吕骥、张庚为副院长,内设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四个系及艺术研究室等机构,并招收新生52名,这是继延安鲁艺之后招收的第七届学员。至此,延安鲁艺在东北开始恢复建制、落地扎根。
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1946.12-1948.10)
1946年12月,为了配合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需要,东北局宣传部对鲁艺提出,要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院形式,暂时改为以艺术创作演出实践为主要活动方式,决定鲁迅文艺学院脱离东北大学改为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
1947年初,鲁艺将在校师生根据文工团的工作需求以及学习专业、特长等条件,先后组建了五个工作团,即——
牡丹江鲁艺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一团),团长舒非,副团长瞿维;
合江鲁艺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二团),团长张水华,副团长潘奇;
松江鲁艺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三团),团长向隅,副团长晏甬;
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四团,团长为张庚,后任命张望为副团长;
东北音乐工作团吕骥任团长,瞿维任副团长。
战斗在东北解放区的这四个文工团和一个音工团,为广大工农兵服务、为解放战争服务,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激发群众的革命豪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文艺创作和演出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了一大批文艺骨干和领导干部。
当时五个团的干部、团员,到各地演出和采风,活动范围遍及北满、南满、东满67个市县, 803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观众人数一百五十多万人次;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深入生活,密切联系群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歌唱工农兵的丰功伟绩,产生了一批影响较大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歌剧《火》《永安屯翻身》,秧歌剧《李二小参军》《归队》《干活好》《接担架》《两个胡子》《收割》,话剧《牢笼计》,音乐作品《咱们工人有力量》和《工人大合唱》等。
在那个条件极为艰苦的战争年代,正是这样一批东北青年,在延安鲁艺老同志的带领下,遵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实践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在火热的斗争中,始终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战争的形势,响应党的号召。
他们“到农村去”,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积极参加剿匪反霸和土改运动;他们“到前线去”,热情地为部队演出,鼓舞战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他们创作演出了数以千计的文艺节目和剧目,在东北的文艺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东北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集结归一,恢复办学(1948.11-1953.1)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战斗在前线的东北鲁艺文(音)工团当即从各地相继开进沈阳,并立即投入欢庆沈阳暨东北全境解放的宣传演出活动。
同时,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决定,在东北鲁艺文(音)工团的基础上,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继承离开延安时的校名“鲁迅文艺学院”,校址位于沈阳清华街中山楼(今和平大街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吕骥任院长,张庚任副院长。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研究室、舞蹈班、文工团、音工团以及行政办事机构。12月份,在沈阳招收第八届学员,这也是延安鲁艺复校后首批入校的学员。
鲁迅文艺学院综合了延安鲁艺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和方针,基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实际经验,在新的社会条件和需要下纠正了左右各种误区,强化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为工农兵服务的工作方向,意识到应该并开始着手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多层次的文艺人才。鲁迅文艺学院基本延续了延安鲁艺正规化时期的学制和课程。
1949年9月,学院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直属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和东北人民行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
1950年9月,由于朝鲜战争形势的急速变化,鲁艺校址迁往哈尔滨。在此期间,为了配合抗美援朝,全院创作了大量音乐、舞蹈、小型戏剧、话剧和美术作品。并组成若干宣传队在街头、剧场和厂矿进行宣传演出。同年11月,又组成“鲁艺抗美援朝文工团”赴朝进行慰问演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留下了东北鲁艺的足迹。
1951年初,鲁艺实验剧团在哈尔滨首次上演了大型歌剧《星星之火》。该剧集中了全院的主要创作力量,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和精心排练,并在艺术上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和创新。上演后立即引起轰动。后来又到沈阳、大连演出,同样好评如潮,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和热烈欢迎。其中的《革命人永远是年青》,至今仍在广大群众中传唱。可见其影响之深。
1952年秋,鲁艺校址迁回沈阳。1953年2月,奉上级指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改变综合性办学方式,在鲁艺美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称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在鲁艺音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后改称沈阳音乐学院)。鲁艺戏剧部大部分同志调往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一部分干部调往东北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改革工作。至此,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已经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
东北鲁艺,是革命的、战斗的、青春无悔的。从在东北恢复建院到分别组建文工团,从各团会师沈阳到恢复办学招生,从建立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到调整办学方式,前后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这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艰苦奋斗、卓绝不凡,战火淬炼、历经考验的几年,它的意义和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
纵观东北鲁艺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方针,可以说它继承了延安鲁艺的光荣传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始终是在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坚定不移地贯彻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群众文艺运动相结合,文艺与时代和人民相结合。因而使它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建国初期,在为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服务中,在为培养大量优秀艺术人才和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建设中,都谱写下壮丽的篇章,为党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