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同先生是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威斯尼斯wns888入口教授。作品因植根生活而广受好评,《一曼小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还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孙恩同先生的艺术生命为生活展开,因生活绽放,被生活滋养。是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家的典范。
孙恩同早年的学习经历非常丰富,小学期间,临摹《芥子园》《点石斋》等画谱,临摹颜鲁公《双鹤铭》、欧阳修《九成宫》字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懵懂但是喜爱。18岁时于奉天爱迪生摄影场学习摄影,发现了观察生活的另一只眼睛。23岁开始先后入沈阳私立辽东学院西画系、吉林东北大学美术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学习,接受了正规的绘画训练,主要学习西画创作。
孙恩同的早期绘画不拘泥于单一题材,年画、连环画和石版画等皆有创作,如五十年代初曾创作连环画《李凤恩和周传典》、年画《学开拖拉机》等。
1958年威斯尼斯wns888入口中国画系建系时,孙恩同进入了中国画系,先是教授人物画,后又选择了山水画,并实现了创造“可游、可居、可亲”的山水画创作理念。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孙恩同非常重视速写,速写既是孙恩同长期坚持的一门绘画种类,也是他收集创作素材的手段,那些情真意切的山水画创作很多都得益于他速写的构思、构图。孙恩同的创作手段不拘一格,但他的创作目标坚定不移。纵观孙恩同的各个画种创作,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生活的关注。无论是表现人物、风俗还是山水,无论是使用铅笔、刻刀还是毛笔,呈现在观者眼前的都是亲切的、感人的生活。
一曼小屋 1984年 孙恩同作 95×138厘米
“进得去,出得来”从古自今,凡成大事者,均有敢进能出的气魄与能力。
蝴蝶作茧自缚,常被世人笑作迂腐,岂知这作茧自缚是力量的积蓄,是破茧成蝶的必由之路,艺术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艺术家的成功之路注定要由“苦学”铺就,学习就是一个进得去、沉得下的作茧过程。孙恩同对传统中国画的学习可以用刻苦来概括,在学习中,他义无反顾的扎进去,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织就了温暖的厚茧。
1961年春,孙恩同启程到南京江苏国画院进修,师从钱松嵒。开始临摹研习古画。对古画的临摹,一些艺术家常有顾虑,怕临进去出不来,怕画什么都和古人跑。但孙恩同认为学习就要入得法门,先进得去再论其他。一年的苦学临摹,主要精研了夏圭的《溪山清远》长卷和王蒙的《春山读书图》等。每一幅画从局部到整体都要临摹数十遍。南京的夏天酷热难熬,冬天又有一段非常寒冷,对于生长在北方的画家来说,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沉心静气也是难能可贵的修为。
在传统中吸足了营养,终究将破茧成蝶,破茧的力量来自于拥抱生活的渴望。其实南京江苏国画院的老师已经为学生们想好了出处。进修学习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年学习传统,临摹古画;而第二年就是到生活中写生进行创作,一旦投入生活,便不离不弃。
孙恩同为创作《一曼小屋》曾两次在零下30多度的严冬到黑龙江尚志县春秋岭这个抗日女英雄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实地写生。每次都要踏着四五十厘米深的雪,跋涉五六公里的路程。在这幅作品中,巧妙地留白营造了朦胧远山,皑皑白雪,一派北国风光。一片杂树林,一间茅草屋,看似平凡却清冷高贵。北国冬天的杂树常被认为是不入画的,它们既不伟岸也不婀娜,但在这幅画中却别有风采,只有那个真正能和它们融为一体的人才能拥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画中只有景物却能生情,这情源自画家注入的对先烈的缅怀、对生活的热爱。
长白山是位于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也是孙恩同领略关东山河壮阔之美的源泉之一,他曾十多次登上长白山,亲身感受长白山的春华秋实、夏雨冬雪。除此之外,在大连、鞍山等地也常常能看到他不知疲惫的身影。孙恩同就是一个行走着拥抱生活的画家。
1978年和王盛烈先生在天池合影
孙恩同对生活的关注是时代对他提出的要求,同时跟随时代脚步,感受时代精神,提炼出好的作品,也是生活的升华。
建国初期,国家号召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我们必须跑到画室以外的生活中去……因为没有生活形象的积累就没有现实生活的根据。因而也就没有现实意义的根据。”孙恩同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启了他的艺术之路。他“是延安鲁艺迁至东北在沈阳附校办学的第8届学员,是受延安老一辈革命艺术家王曼硕、张仃、杨角、张晓非、张望等亲传、启蒙和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工作者和美术教师。”他自己说:“到鲁艺了,明白了艺术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艺术要反映现实生活。艺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个烙印太深了,始终不动摇。”由此可见,孙恩同对生活的热爱,是他所处的时代、所在的环境共同造就的结果。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工作者就是在“艺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时代呼声下成长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后,艺术思潮多样化。一向不喜固步自封的孙恩同当然明白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但是,在他的绘画中却看不到“流行”、“时髦”这些概念划过的痕迹。孙恩同对与时俱进有自己的认识:“从中国整个绘画史来看”,能够推动绘画艺术向前发展的艺术作品,都是那些能强烈地反映当代生活面貌和时代精神思想的,……凡是流行一时的东西,都是短暂的,不能代表时代。现实主义之路是艰难的,但是永恒的,就是说,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牢记,只有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取材,汲取生活中的养料,感受时代精神,才是提炼好的作品的关键”。“与时俱进”不是简单技术手段所搞出的花样翻新的东西,而是真正理解时代,结合时代进步,将艺术与时代紧密结合。如此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是时代需要的,是对时代的反映,是对生活的升华。
深入生活是领略时代精神的路径,而在作品中对时代精神的完美展现也是对“深入生活”的最好表达。
孙恩同不仅是一位硕果累累的中国绘画艺术家,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他把自己的绘画经验编著成《中国山水画教程》,以供后来人学习。在这部书中,他讲述了山水画的历史,总结了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提出十六字诀:“勾、皴、染、点、浓、淡、干、湿、转、折、顿、挫、轻、重、疾、徐”。语言亲切平和,如孙恩同其人其画。
1992—1994年,孙恩同和他的弟子们在山东、辽宁举办了教学四十年巡回画展,画展中展出了许多学生的画作。有许多画作已经得到孙恩同艺术的精髓,如李刚的《根生故土》,“是个很好的乡土味浓而又别开生面的微观山水画……用坚实的造型和清爽的笔法营造出一种大的气势”,也表现出了对家乡的和对生活的热爱;车天德用《江清月近人》表现了他对传统和生活的理解,受益于孙恩同的师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老师的付出。
2003年,孙恩同再次于威斯尼斯wns888入口举办《孙恩同八十诞辰——学习、教学、创作回顾展》,之所以把学习、教学和创作摆在一起展览,是因为在孙恩同的世界中,教学和创作是同等重要的,培育新一代艺术家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生活的回报。
生活滋养了孙恩同的绘画之树,他也以自己的根深叶茂回馈生活。孙恩同的绘画创作深深的植根于生活之中!
长白天池云雾中 2002年 孙恩同作 123×248厘米
孙恩同,满族,1923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威斯尼斯wns888入口教授。
1946年入辽东学院西画系学习,1948年入东北大学美术系学习,1949年考取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到江苏省国画院进修中国山水画。
作品《一曼小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一曼小屋》、《英纳河畔》、《长白飞瀑》、《寒林》、《秋色》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及各省市举办画展十余次,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举办画展。其绘画作品被系统整理,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恩同卷)中出版发行。此外,还有《中国山水画教程》、《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中国山水画课徒教程》等多部著作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