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课程思政 案例解析(二)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1日 12:49  消息来源: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开课单位、专业: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课程学时:380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创作
授课教师(团队):任绘、张馨月、杨傲云、赵莹、孙梦柔
授课对象:染服学院四年级本科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介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以融合组(服装、染织、纤维跨专业学生共同组队创作)教学为引领,艺术美学、工艺技术美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服装、染织、纤维、表演四个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将行业代表人物事迹、专业领域典型成就巧妙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与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思政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技艺,通过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纹样以及刺绣技艺、纸浆技艺、染整技艺、编织技艺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在产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及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团队协作融合教学

融合组教学体现团队协作精神,服装、染织、纤维学生组合,共同设计完成一系列作品。同时每年《毕业设计》优秀作品会代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面向国际展演,这离不开团队协作。教学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协作是维系同学友情的重要纽带,是融合组教学的基石,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保障。

砥砺前行、勇于创新

结合中国“红帮裁缝”经历及设计“中山装”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勇担国家民族大任,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合作企业,深入了解生产流程及市场现状,将原创设计面料拿到工厂生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熟悉国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

【课程现场】


undefined


【优秀课程作业】

undefined


设计师:张义胜、周昕怡
作品名称:《链接》

undefined


设计师:丁相宇、吴佳洋

作品名称:《悬浮》

undefined


设计师:刘畅、巫雪琦
作品名称:《染》

undefined


设计师:侯璎芷、马棕瀚
作品名称:《未来遗物》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实践设计
开课单位、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课程学时:80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实践创作、座谈研讨
授课教师(团队):王炜丽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三年级本科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介绍】

本课程通过对文创产业和文创产品基本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当今社会文创产业和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况,并运用到实践设计中。讲述中国、日本、欧美文创设计优秀案例,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类型的文创产品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除了艺术设计学科的知识传授,还包括人文艺术素养、价值观、艺术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内容。通过讲授经典文化、开展艺术鉴赏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亮点】

2022年至2023年,课程负责人与周令飞先生(鲁迅先生后代)将鲁迅的《社戏》《呐喊》发表一百周年纪念酒包装课题引入实践设计课。“黄酒”与”社戏”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奇妙关联,是中国历史画卷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学生在实践设计课中不仅获得了经验,也体会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社戏酒(中粮孔乙己酒业出品)包装采用了盲盒的形式,在一整箱酒中,包含了六种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的黄酒,这种形式使得更多的学生创作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同时赋予了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原创特色。
2022年,课程负责人将越窑青瓷红色文化产品设计课题引入实践设计课。东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而今,越窑青瓷面临制作成本高、人才青黄不接、缺少创新设计等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课程负责人提出“新青红”的概念——即“创新设计+青瓷+红色文化”,对越窑青瓷创新设计。课题以越窑青瓷工艺为引,作品主题横贯古今,从嘉兴红船到井冈山之竹,从日出东方到星华灼灼,以瓷器为载体,用古法立新意,打通古今壁垒,融入浓浓的家国情怀。

【课程现场】


【优秀课程作业】

undefined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