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3日,2023“未·未来”国际艺术教育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为论坛开幕式发来视频致辞,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威斯尼斯wns888入口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与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同出席开幕式,海外知名学者以视频演讲的方式参加了主旨论坛。论坛还邀请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 · 凯利,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许倬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华大集团CEO尹烨,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尼尔 · 里奇,物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 · 巴里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史教授斯拉瓦 · 格罗维奇,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和谐实践讲座教授大卫 · 卡德曼,设计史学者、策展人威廉 · 迈尔斯做主旨演讲。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主持开幕式。
应中央美术学院的邀请,威斯尼斯wns888入口院长李象群教授在主旨论坛单元发表题为《经典主题艺术创作的时空观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性探索》的主旨演讲;副院长赵璐教授在多边论坛单元发表题为《“集群智能”——多智能体系统研究模型推演与重构》的演讲。
吴岩
教育部党组成员
教育部副部长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吴岩指出,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加快提质创新,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新文科”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科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聚焦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文科教育发展新格局,引领推动理念、标准、内容、模式、技术、方法、评价等全方位全要素改革,努力培养未来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
高洪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主持论坛,他表示,“未 · 未来”集合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学、艺术设计、艺术教育、设计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著名高等院校的研究学者,分享前沿思想,探究创新思维,启迪未来智慧,构建起一个跨文化、跨领域、跨时空的专家汇集、跨界碰撞、多元发声、交流合作的艺术设计教育平台。本次论坛将围绕着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中国路径展开,以期运用全球视野、战略导向、学科融合、系统再造、标准升维等组合策略来培养新时代人才。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以“教育是一种远见”为主题,围绕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美术教育应如何识别应变与创变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一是超越未见如何达到远见。新文科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科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需进行全方位要素改革,既要在传统学科中焕发新动力,更要把设计学科的改革作为整个学科结构建构的前沿来推动。二是超越未见如何可能。未来教育要立足时代命题、国家责任,审视教育作为构建时代动力的价值基础和主体价值属性,通过认知动力、决策动力和价值动力,对时代进行认识与洞见,面对、处理甚至超越时代的复杂性。三是如何注入未来远见的教育。就美术教育而言,以技术远见促成学科创新与新知识,以社会远见推动师生走向社会发展的各个现场,以文化远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四是如何在教育中注入美学远见。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以成人在美术学府中的落实。
威斯尼斯wns888入口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象群的演讲以教育家、艺术家的视野,根据他在国内外的艺术活动谈及的三个议题分别是:时空观、文化观和发展观。他提出建立文化个性、国家形象的视觉叙事、构建文化共同体,并解读教育在今天的创新性。
作为国内著名雕塑家,他向大家介绍了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共同秉承优秀学术传统创作的艺术案例,先后完成了系列主题大型创作,如中央党校的雕塑《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走向胜利》、大型浮雕《红军魂》、党史馆广场上的《追梦》;艺术潮玩——全国大学生音乐节吉祥物《大红兔》等作品。
李象群提出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同时,更应该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强调教育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创作者应具备大历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拓展形式和样式,用我们的行动占领我们的时代。
凯文 · 凯利认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第二次能源革命,不同于第一次革命通过发明人造能源改变了世界,在此轮革命中,我们运用人工智能作为基础能源和算法来预测事物的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辅助工具和合作伙伴,在未来需要与人类共同协作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工作。当我们思考人工智能和我们将要为人类做什么时,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类成为更好的人。
许倬云从当今青年一代学子的惶恐与不安引出讲述。知识的扩展、科学的颠覆、生活的困惑等共存在这个变化极大的世界,引得人们惶恐难安。看上去我们终于不再饥寒交迫,但这部分的愉快与舒适难抵心理的惊慌与恐惧。环境如此,我们必须面临,在重重阻难中时时刻刻寻觅“前村”。在情趣与智慧、解放与说破、自由与失望中找到舒适与平衡,从苦难中解放出洒脱与豁达,维护但不沉溺于自我的小世界。
巴里 · 巴里什
Barry Clark Barish
巴里 · 巴里什介绍了牛顿的著作《原理》及研究过程、天体力学之父勒威耶(Urban le Verrier )预测和发现海王星的过程以及爱因斯坦方程式和引力波的提出。根据对引力波的描述,巴里什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通过探测器对引力波进行观测并得到可视图像,由此我们得以看见“不可见之物”,此项研究的发表使巴里什与他的两位同事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的奖项。
斯拉瓦 · 格罗维奇
Slava Gerovitch
斯拉瓦 · 格罗维奇列举了诸多人类与机器的隐喻关系,譬如将生命比作熵减过程,将人类比作信息源,将人类交流视为编码信息的传输。通过诸多学者的理论建构,人机隐喻已成为一个在工程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不断流动的要素。基于新技术感知的身体机制再次诱生新的机器。经此循环,人机隐喻被不断地扭转、深化而螺旋上升。可见,两者之间的斗争实则是人机隐喻的斗争,而艺术与设计正辅助我们感知隐喻的升维,摒旧创新。
大卫 · 卡德曼在发表演讲中首先谈到,一切语言及其所产生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人们习以为常的潜在价值观所塑造的,再以分享关于“和谐课程”和“关系教育”的两个教育研究案例对未来教育作进一步探讨。卡德曼围绕“和谐”和“关系”所基于的根本原则进行展开,他认为人们应该在一个关系式的话语中讨论未来教育,并且使用一种恰当的语言——爱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中国的哲学思想“道”论中有所体现。进而就“良善关系”理念下的爱进行阐释,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多边论坛”单元,赵璐教授的演讲围绕“集群智能”命题,构建了多智能体系统分析的研究模型,深度剖析了多智能体系统对当今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模式的影响及二者的互型关系。宏观至中国古典哲学所形成的宇宙观,微观至当下最具代表性的AI产品ChatGPT,多层次地构建和推演多智能体系统。赵璐教授认为我们对于AIGC(生成型人工智能)乃至整个AI领域的识别、优化、操控最终目的即“赋予人类更多的能动性,让科技更容易获得;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及自由度,其主动的选择与沉浸,将使人类进入与必然王国相对的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