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今吴起县吴起街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37年1月10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从保安迁往延安。13日,到达延安。从此以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驻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初期,党把延安作为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领导和发动陕甘宁边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里,党贯彻“三三制”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扩大了统一战线;在这里,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克服当时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在其他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写入党章。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毛泽东在延安生活了十年两个月零五天。其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图为毛泽东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革命圣地延安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图为全体参议员合影。前排右二为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右三为开明绅士李鼎铭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图为毛泽东、朱德(前排右三)等与参会部分代表在杨家岭合影
在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第359旅指战员在南泥湾开荒
延安精神
中国革命圣地 延安
精神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出自江泽民同志2002年3月31日在陕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精神解读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它的原生形态主要是延安时期形成的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总汇,各个原生形态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原汁原味的延安精神。
抗大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白求恩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延安整风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
南泥湾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
张思德精神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
延安劳模精神
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勇于创新、埋头苦干。
党的七大精神
团结、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
来源:共产党员网
原标题:《党史百年 每日一学 | ⑦ 延安精神》